尚未开业的浙银理财高管人选浮出水面。4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工银理财副总裁刘劲松拟赴浙银理财担任总裁一职。目前浙银理财尚在筹建,但“招兵买马”工作已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3月的“春招季”,浙银理财就曾公开招募包括固收投资部、项目投资部、权益投资部在内的多部门岗位人才。

作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中最后获批的一家,浙银理财面临的是早已开业、运作相对成熟的理财公司和初具规模的行业竞争格局。首批成立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开业距今已有四年光景,部分公司依靠着先发优势和特色经营战略已走在行业前列,作为“后来者”浙银理财该如何追赶?

总裁人选浮出水面

大行背景高管加盟 “后来者”浙银理财如何追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工银理财副总裁刘劲松将加盟浙银理财,拟任总裁一职。

据了解,刘劲松此前长期在工商银行(601398)体系内任职,曾在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就任,担任固定收益投资处处长、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工银理财成立后,便调任至理财公司担任副总裁,负责固收及投研板块。

在1月5日举办的“2024债券市场年度论坛”上,刘劲松曾就2024年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发表演讲,他指出,预计2024年债券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的大趋势还将继续。债券市场的主要策略有三:一是在城投化债、企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城投债等高收益低波动资产供给进一步缩量,考虑择优重点配置;二是加大交易长端利率债,在利率运行至区间上沿时逢高拉长久期;三是杠杆操作的不确定虽有所上升,但仍具备一定有效性。

大行背景高管加盟 “后来者”浙银理财如何追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谈及大行背景高管加盟对于浙银理财的意义,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国有银行理财公司高管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以及深厚的行业***,能够为浙银理财带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提升***整合效率,以快速形成业务规模,提升浙银理财市场竞争力。

作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中最后获批的一家,今年1月1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已获准筹建浙银理财。筹建工作完成后,该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虽尚在筹建中,但作为“后来者”的浙银理财已大举开启“招兵买马”工作。在3月“春招季”,浙银理财就曾发布招聘公告,涉及市场营销部、固收投资部、项目投资部、权益投资部、多策略投资部、投资研究部、集中交易部、业务评审部和法律合规部多部门岗位招聘。

大行背景高管加盟 “后来者”浙银理财如何追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姗姗来迟的“新玩家”

事实上,浙银理财的成立已酝酿多时。早在2020年11月26日,浙商银行就曾发布公告,拟出资20亿元,全资设立浙银理财,注册地为杭州。

时隔三年,浙银理财终于获得筹建批复。在分析人士看来,理财公司常规申请流程主要关注理财运营情况和业务规模是否能达到监管要求,导致浙银理财筹建工作滞后的原因或与母行的经营情况和存量理财的整改工作有关。廖鹤凯表示,在理财公司大规模设立的阶段,浙商银行出现风险***,导致无法取得新牌照,也影响了新增业务规模,从而错过了快速设立的时机。

就在官宣筹划理财公司的几个月前,浙商银行曾因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实现本行资产虚***出表、同业投资接受金融机构回购承诺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原银保监会开出了亿元级别罚单。此次巨额罚单源于2017年,原银监会对浙商银行一场为期三个月的现场检查。彼时,该行回应,行政处罚涉及问题已整改完毕,客户权益未受影响。

一个原因或源于存量理财业务整改进度。廖鹤凯表示,受制于底层资产解决的难度,近年来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导致了相关进度的放缓。

在日前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高管也坦言,“这几年浙商银行最大的拖累和压力在于存量理财的整改”。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表示,该行存量理财***在2024年底完成整改,但整改已在2023年底提前完成。

该行行长张荣森表示,“浙商银行理财资产原来占比较重,经过多年努力,浙商银行在去年把理财资产全部回表,现在我们不存在表外资产”。他谈到,理财回表之后,该行通过持有、转让、核销、盘活等一系列办法,把这些资产整理好、健康消化掉,相关计提比例也符合监管的要求。2024年,浙商银行将加快“卸包袱”、扩营收等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和经营。

而就在浙银理财酝酿筹备的这几年,理财公司已相对成熟且初具规模。从已披露2023年度报告的上市银行来看,招银理财稳坐理财公司净利润头把交椅,2023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1.9亿元,但较上年同期减少11.22%。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超过农银理财、建信理财,靠着较低的降幅或微增的业绩“逆袭”上位,分别以净利润25.82亿元、22.55亿元、18.85亿元抢占第二、第三、第四名宝座。

“银行理财公司面世至今逾四年,不少同为股份(002835)制的商业银行抓住先发优势已经依靠理财公司体制实现了理财业务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尚未成立理财公司的商业银行会面临来自其他同业的激烈竞争和强烈冲击,这也将是作为后发者的浙银理财未来面临的难题之一。”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说道。

如何加速追赶

从首批成立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算起,理财公司开业距今已有四年光景。在历经净值化转型阵痛后,其逐步接过母行“重担”,成为理财产品发行、运营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银行(601988)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万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3.07%。其中理财公司存续规模最多,为22.4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3.85%。?

在现有格局下,作为“后来者”的浙银理财如何加速追赶?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晚入场的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于,大部分投资者已经适应了理财公司的运营模式,对净值波动的理财产品接受度也比较高。脱离母行独立运营后,浙银理财需要尽快组建投研团队,进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团队管理、资产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尽快完善和成熟。

从过往理财公司成立的轨迹来看,理财公司通常会承接母行现存的理财产品。根据浙商银行2023年年报,该行目前有“升鑫赢”“聚鑫赢”“涌薪”“涌盈”“昕泽”“鸣泉”“涌益”等系列理财产品,涵盖现金管理、固收、“固收+”、混合等产品类型。截至2023年末,理财产品余额1491.82亿元,其中个人、机构客户资金占***别为91.66%、8.34%;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1462.61亿元,占理财比重98.04%。

“根据浙商银行现有产品体系,浙银理财后续的产品布局会更加丰富多样化,基于浙商银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经验,后续在市场同质化产品的基础上,预计会有更多创新组合类品种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廖鹤凯指出,作为后来者,浙银理财承接了市场对理财公司运营模式和认可度的认知阶段,也看到了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缩短了业务接入的周期,也能更好地服务投资者。

4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就筹备情况、人事任命及后续发展规划等问题***访浙商银行,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