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期银行理财掀起的“价格战”战火未熄。
进入7月,各大银行理财公司依然在“卷”费率。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信息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百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发布费率优惠公告。
这批“降费大军”以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为主,其中招银理财却有两只混合类理财产品调降至“零费率”,这在过去较为少见。
浦银理财降费类目最“全面”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参与降费产品的固定管理费几乎都在0.15%以下,多数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管理费率则下调到0.10%以下。销售费用方面,调降后的费率也几乎都在0.2%以下。
银行理财收取的费用包括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超额业绩报酬、认购费、申购费以及赎回费。其中认购费和申购费在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收取,赎回费在赎回产品时收取,但目前绝大多数理财产品均不收取这些费用。根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以来,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的理财产品比重不及1%,收取赎回费的理财产品比重不超过5%。
所以目前银行理财收取的费用主要集中在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整体来看,7月以来参与调降的具体费率还是以固定管理费和销售费为主。
但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近期浦银理财参与降费的产品除了下调固定管理费和销售费,还都将托管费进行了下调,下调幅度也比较统一,都是从0.05%下调至0.03%。
对于托管费率较少参加费率调降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托管费率通常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下调空间已十分有限,故单纯通过下调托管费率难以形成有效让利。
界面新闻记者参考其他未参与调降托管费产品的说明书发现,多数产品的托管费率都在上述浦银理财产品调降后的水平上,即0.03%。
“0费率”不止于现管类产品
从费率调降力度来看,招银理财和上银理财下手最“狠”。
“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15号现金管理类理财”、“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27号现金管理类理财”、“上银理财‘易享利’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上银理财‘稳添利’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4个月)”等多只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都降到了0.01%,远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两家理财公司的多只产品甚至降到了零费率。
费率优惠至0%,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并不新鲜。回顾此前银行理财降费潮可以发现,多数降低至零费率的产品都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比如招银理财的多只“日日金”系列现金管理类产品就曾在去年和今年6月降至零费率。
但7月两只调降至“零费率”的招银理财产品“招银理财招越量化对冲(平衡型)十五个月定开一号混合类理财”和“招银理财招越量化对冲(平衡型)十五个月定开三号混合类理财”都是风险等级为R3的混合类理财。
作为参与费率调降产品中的“另类”,这两只产品有何不同?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它们近期业绩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以“招银理财招越量化对冲(平衡型)十五个月定开三号混合类理财”为例,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5日,该产品历史收益率为-2.17%。近一年年化收益1.14%,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仅为-8.13%。
通过其历史收益曲线可以看出,从2022年中旬开始,其历史收益率一直无法突破0%。另一只产品“招银理财招越量化对冲(平衡型)十五个月定开一号混合类理财”情况稍好,但收益率也远远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业绩难称“达标”。
未来其他业绩不佳的权益类理财是否会加入降费队伍中也值得期待。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收益率为负值的理财产品,即使降费,作用也仅仅只是“少赔了”而已。
其实作为参与费率调降的主力军,固收类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也有些“迫于无奈”的意味。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振宇指出,近期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导致现金管理类及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承压较大,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下降、国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理财投资“资产荒”愈加严峻等因素,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普遍下降是再度掀起“降费潮”的主要原因。
阶段式降费将成常态
多位业内人士都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费率未来继续下调空间有限,从国内外成熟资管行业来看,目前的费率水平已经接近底部。
经常被拿来和银行理财比较的公募基金近期也迎来了降费潮。截至7月6日,过去一年共有3000多只公募基金实施降费。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对比了同样主要投资债券类资产的主动债券基金,发现0.3%是绝大多数主动型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水平,多数产品的销售费率则在0.1%至0.4%区间。
对于理财产品一再掀起降费潮,一位股份行理财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直言:“就是卷!”。该人士指出,理财费率的降低无疑会影响公司营收,但如果能形成较大的产品规模,即使费率下降还是可以保持一定水平的收入。同时该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基于普惠金融的属性,会保持相对低于公募基金的费率水平。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费率打折的现象会比较常见,基于效果考虑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下调和阶段性恢复的情况。
普益标准分析也指出,银行理财降费的成本相对于保持客户黏性带来的价值不算太高,在产品收益欠佳背景下,理财公司通过降费吸引投资者或是一种合理选择。因此,理财产品的“阶段性降费”仍会发生,但下调幅度将受限。
“不过,从长期来看,仅通过降费参与市场竞争并不能持久,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不断吸纳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自身的研发和运营能力,推动产品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普益标准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